原创 又开始收割了?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停车费竟然变成了“两个价格”
创始人
2025-08-18 16:41:55
0

最近,深圳又放了个大招!《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落地,其中有一条“差异化停车收费”的规定,让不少燃油车主直接炸锅。意思很简单:同样一个停车位,同样停一小时,新能源车主掏的钱少,燃油车主掏的钱多。

说白了,以前大家都是5块钱,现在新能源车3块,燃油车直接涨到8块。看似只是几块钱的差别,但背后的逻辑和信号,却让人有点后背发凉。有人调侃:这不是环保,而是“精准收割”;也有人无奈:这下燃油车车主成了“二等公民”。

这到底是顺应时代的环保之举,还是政策强推的割韭菜?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细细剖析。

一、政策出台的背景:环保的“大帽子”

深圳率先推出这套“差异化停车收费”,并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紧扣“碳达峰”的大主题。文件里明确写着,要引导市民更多使用新能源车,逐步减少燃油车的使用频率。

环保的大方向没错,毕竟燃油车尾气排放是城市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各地都在想方设法找突破口。有人推限购,有人限行,现在深圳索性在停车费上动刀子,用价格杠杆逼着大家做选择。

问题在于,环保是好事,但一旦落实到具体措施,就涉及到公平与否、合理与否。对燃油车主来说,这更像是变相惩罚。

二、政策的核心内容:两个价格,一城两制

政策的实质很简单:停车费不再“一刀切”,而是直接按车的能源类型来区分。新能源车低价,燃油车高价。

举个例子,以前一个商场停车费统一是5块钱,现在新能源车车主只需要掏3块,而燃油车主却要多给3块,掏8块。

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换个角度想:同样的车位,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城市服务,为什么新能源车就“优待”,燃油车就要额外“罚款”?这不是平等的市场竞争,而是人为制造差距。

三、社会反应:有人欢喜有人愤怒

政策一出,朋友圈立刻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新能源车主自然拍手叫好,觉得自己终于“扬眉吐气”了,多年被吐槽“充电难、保值率低”的委屈,总算换来一点政策红利。有人甚至在朋友圈晒图,配文“早买早享受”。

但燃油车主的心情就完全不同了。

就拿深圳的老王来说,他在2021年咬牙买了辆凯美瑞,想着开个十年八年完全没问题。结果现在发现,停车费居然比新能源车主多掏一倍。他苦笑着说:“难道我花30万买的车,瞬间就成了二等公民?”

很多人和他有同感:自己辛辛苦苦挣钱买车,结果被一纸政策搞得“身份降级”,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四、其他城市试点案例:深圳走得更远

其实,深圳并不是第一个在停车费上搞“差异化”的城市。

广州曾经试点过“新能源车充电免停车费2小时”的优惠,算是给车主一点甜头;上海一些商圈,也给新能源车停车打折。

但这些都属于“优惠性质”,你可以选择要不要享受。相比之下,深圳的操作就激进得多,直接明文规定收费标准,形成了实实在在的“双重价格”。

换句话说,其他城市是“胡萝卜”,深圳则直接抡起了“棒子”。

五、技术与市场:新能源确实强了,但不是理由

有人会说,新能源车现在确实比以前强太多,政策这么做也算顺应潮流。

没错,技术确实在飞跃:

  • 比亚迪汉EV的续航已经超过600公里;
  • 特斯拉Model Y百公里加速只要3.7秒;
  • 理想L9的智能座舱,甚至比不少豪车还先进。

这些进步都说明,新能源车已经从早期的“代步工具”,成长为真正能和燃油车竞争的产品。

可问题是:技术进步归进步,消费者选择权归选择权。新能源车强大,并不代表燃油车主就该被“收割”。市场应该是公平竞争,而不是靠政策来绑架消费者。

六、环保与政策逻辑:方向没错,但路子太硬

从环保角度来看,差异化收费确实有一定道理。燃油车尾气排放高,新能源车使用环节更清洁。价格杠杆,的确能引导部分消费者转向新能源。

但问题是:环保能不能换一种方式?

比如,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家用得更方便;再比如,出台更多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而不是在停车费上“动刀”。

毕竟,对于大多数车主来说,停车是刚需,一旦价格差距过大,很容易激化矛盾。到最后,不仅没起到推广新能源的好效果,反而让人觉得环保成了“收割”的借口。

七、作者的态度与建议:理性看待,别慌别怒

那么,面对这项政策,车主该怎么办?

首先,如果你正好在换车的节点,不妨认真考虑新能源车。毕竟未来的趋势摆在那里,政策也会继续向新能源倾斜。

但如果你像老王一样,车才买了没几年,也没必要过度焦虑。停车费再怎么涨,也不可能高到让你去立刻换车。算一笔账:哪怕一年多掏几千块停车费,也远不如换一辆新车的成本高。

其次,我们需要看清大趋势:环保是必然的,新能源也是趋势,但政策执行应该更温和。希望未来能有更平衡的措施,而不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给燃油车主“戴帽子”。

八、结语:环保不能变成收割的借口

归根结底,深圳的这次差异化停车收费,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确实能起到环保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也让燃油车主心生不满,甚至感觉被歧视。

环保是全社会的责任,但政策的落脚点应该是让大家“愿意接受”,而不是“被迫接受”。如果环保最终变成了一种“收割”,那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新能源车的未来毋庸置疑,但燃油车主的权益,也同样应该得到尊重。毕竟,只有公平,才会有真正的支持。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平安银行26届校招测评题库:平... 第一部分:平安校招IQ新 题量与时间:通常是30道题,限时46分钟。其中包含10道语言逻辑题,每题限...
【专栏】国家管网校园招聘什么时... 国家管网秋季校园招聘是每年招聘岗位最多、招聘人数最多的一次招聘,那今年的秋招什么时候报名呢?小蓝鲸带...
子女读大学的家长,没事多给子女...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上大学,学费、生活费供上去了,自己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其实,孩子进入大学,不仅仅...
年轻的“浪花白”!海军受阅方队...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将于9月3日举行,参加本次阅兵的海军方队,是...
校研会研究生杂志社招新!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夏天 苏州大学研究生会招新季即将启动 今日起,苏小研将循环推送 满“研”是你,一见倾...
感动我的,都会深深感动观众丨对... 文|李蛋‍‍‍‍‍‍‍‍‍‍‍回望今夏的国剧市场,《生万物》无疑是现象级的存在。不依赖宏大制作的特效...
“考研”与“考博”之间有何区别... 简单来说,从博士比研究生学位更高这一基础来看,“考博”的要求和专业性也要远远超过“考研”,正常情况下...
《生万物》露露害人不浅!原来,... 年近60岁,有儿有女的宁学祥,为什么会突然迎娶费大肚子家的长女银子?花妗子上门提亲时,银子娘惊呆,直...
牛启寿:出来找工作这么难,我们... 编辑荐语 在非理性认知流行且被普遍关注的时代,如何理性看待高等教育的时代变迁、大学对个人发展的本质价...
乌克兰就领土让步发布新声明 【乌克兰外交部副部长谢尔盖·基斯利察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泽连斯基只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