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路上的车真是一天比一天多?尤其早晚高峰,堵得那叫一个闹心。但神奇的是,开汽修店的朋友却吐槽:“车越来越多,进店修车的反而越来越少!”听着是不是有点迷糊?要我说,这背后水太深,门道一抓一大把。今天咱们就唠唠——传统汽修店,这几年到底经历了啥大起大落,那些想转型的店老板们,又都在忙活些啥。
01、车多≠生意好?老汽修店老板心里打鼓
我有个发小,十几年前就在小区门口开汽修店,那会儿别说,谁家有辆车都得定时来保养。换机油、做维护、补个胎啥的,生意红火得不行。月入十来万不是梦,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
可现在呢?你看街上新车一辆接一辆,新能源、混动、油车全扎堆儿。但他摊开账本,直咧嘴——“有时候一天进来两台车,还是老客户。新客户?基本被4S店、连锁快修、各种互联网平台薅走了。”说实话,这心里真有点发凉。感觉像眼睁睁看着自家“香饽饽”慢慢变成了“烫手山芋”。
02、为什么进店的车少了?你真不一定想得到
你有没有发现,现在新车的毛病越来越少,尤其新能源车,连机油都不用换了。以前那种三个月一换机油的频率,直接没了。新能源车进汽修店,大多也就换个空调滤芯、检查个电池啥的,周期还长。老板们都说:“一台特斯拉,三年要不了几次门。”
还有个大杀器——互联网平台。途虎、京东这种大厂,直接把保养套餐做到家门口,价格公开透明,搞得小店完全没底气。更别说4S店现在为了留住客户,买车直接送三年基础保养,客户一冲着“免费”,谁还到外面修?看这架势,真是让人有点心里打鼓:这生意,还能干么?
03、转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肉疼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汽修店老板为啥不学点新技术,修新能源啊?道理谁都懂,实际操作起来是真不容易。首先,新能源车的底牌全在厂家手里,维修手册、配件、数据接口啥的,4S店不松口,小店根本进不了门。再加上高压电系统,不懂行还真不敢碰,踩坑了就是血亏。
还有些敢冲的老板,咬牙投钱学技术、买新设备。结果呢?技术还没学明白,设备刚买来,市场又变了。你说这不是被割韭菜吗?有的店主甚至直接抄底转租,干脆“下车”跑路,免得继续肉疼。
04、想活下来,必须拼服务和圈地
不过话说回来,这行也不是全没机会。要我说,现在能活下来的汽修店,基本都在拼服务、拼圈地。你比如说,老小区边上的汽修店,专门做洗车、快修、轮胎、年检代办这些基础活儿,服务做细点,客户粘性还真不错。
我朋友老李,他家店最近搞了个会员制,洗车、打蜡、简单保养全包,年卡只要999。结果周围小区的车主都上车了,生意稳住了不少。虽然利润没有以前高,但胜在稳,没再心里打鼓。
05、未来咋办?大实话一句:认清现实,别死磕老路
坦白讲,这行的门槛越来越高。不懂数据,不会用互联网,光靠老经验,真的撑不住。看看全国的数据,2023年到2025年,汽修店数量直接砍掉18.7%,尤其北上广深这种一线城市,店铺减少了快四分之一。被动转型,等死还不如主动出击。
你要么抱团加入大平台,借助数字化工具,搞管理、做营销;要么死磕技术,专修新能源,啃下高门槛客户;实在不行,早点“下车”,别等真成了“烫手山芋”,血亏、肉疼都成了家常便饭。
说了这么多,大实话一句:汽修这行,靠天吃饭的日子早过去了。现在拼的是脑子、手艺,还有对市场的嗅觉。该转型就转型,该下车就下车,千万别死磕一条老路不放。你有没有家里亲戚朋友也干这行?他们最近日子还好过吗?留言聊聊,你的故事、你的心路,也许能帮到更多人。
声明: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