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见习记者 郑棋文】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造车,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事实上,这并非追觅科技首次尝试跨界。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自2024年以来,追觅科技频繁跨界创业。除汽车领域外,还曾布局潮玩、茶饮等新消费赛道。
而伴随其业务扩张步伐的加大,近年来追觅科技多位核心高管自立门户,企业内部变动不断,主业产品扫地机也屡遭质量投诉。
首款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
造车团队已近千人
尽管汽车行业已卷到极致,但仍不乏跨界选手将其视为风口,追觅科技就是其中之一。
8月28日,追觅科技正式官宣跨界造车,首款车型将是对标布加迪威龙的超豪华纯电产品,计划2027年亮相。据官方介绍,在追觅超级马达加持下,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为用户带来“最极致的”动力体验。目前该项目已组建了近千人的造车团队,且在持续扩张。
追觅科技成立于2017年,有无线吸尘器、扫地机器人、智能洗地机、高速吹风机四大产品品类。2019年12月,追觅科技获中国创新成长企业100强。2024年4月9日,追觅科技以200亿元人民币的企业估值入选《2024·胡润全球独角兽榜》。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官宣造车,标志着追觅科技正式从扫地机等智能硬件领域,进军汽车领域。不过,追觅科技此时跨界造车会是一个好选择吗?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竞争加剧,威马、极越等车企接连倒闭,新势力想要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在追觅科技之前,另一家扫地机器人知名企业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就曾投身造车。然而,懂车帝数据显示,昌敬打造的极石汽车在2024年1-11月份累计销量为5039辆,月均销量仅400余辆。
曾跨界潮玩、茶饮等赛道
追觅科技跨界“上瘾”
对于追觅科技而言,新消费赛道也很迷人。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自2024年以来,追觅科技频繁跨界创业。除汽车领域外,还曾跨界布局潮玩、茶饮新消费赛道,并涉足大家电项目。
公开信息显示,追觅科技的潮玩品牌DREAME MART成立于2024年,当年5月就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开出了首家门店,面积超100平方米。一年后,DREAME MART在北美开出第二家门店。未来,Dreame Mart计划在全球主要艺术之都开设旗舰店。
事实上,潮玩IP背后是年轻客群。定位于“代表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潮玩品牌”,追觅科技与DREAME MART意在瞄准颇具增长潜力的新消费赛道。
然而,跨界潮玩的前景虽明朗,但企业能否推广品牌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截至发稿,DREAME MART小红书账号仅有2815名粉丝,不仅主页笔记内容全部清空,商品购买入口也已关闭。
2024年以来,追觅科技共新增67家控制企业,其中近三成涉及餐饮业、文娱业。这意味着,布局潮玩的同时,追觅科技还在跨界茶饮。
2024年11月,苏州觅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觅茶餐饮)成立。股权穿透信息显示,追觅科技通过旗下追觅创业孵化器(苏州)有限公司参与持股。
根据公开资料,觅茶餐饮打造的茶饮品牌“山也觅茶”目前已在苏州、南京首轮开出三家门店。品牌联合创始人称,“山也觅茶”项目在筹划阶段就获得了过亿元资本支持。全国设立8个分公司,同步还开启了海外市场的布局,预计2025年底全球门店达到数百家。
在茶饮市场日益饱和,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山也觅茶的玩法究竟能实现多大的品牌价值?
8月29日,围绕公司跨界多个不同赛道的战略规划,以及潮玩、茶饮、大家电等业务的运营情况,大河财立方记者致电追觅科技,但截至发稿电话未接通。
近年来企业内部变动不断
主业产品扫地机遭质量投诉
一面不停跨界、寻找新业务,另一面,追觅科技主营产品扫地机器人频遭质量投诉。在黑猫投诉平台,输入“追觅”品牌名进行检索,相关投诉达5952条。投诉内容包括电池不行、按键不灵敏、故障频繁、多次维修无果等。
而伴随产品投诉的增多,近年来追觅科技多位核心高管自立门户,企业内部变动不断。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自2022年起,已有4位高管先后选择离开并自立门户,创业项目仍聚焦于科技、机器人领域,备受资本追捧。
具体来看,2022年,追觅科技常务副总裁王生乐率先出走,其创立的星迈创新专注于泳池机器人的研发与制造,目前估值近20亿元。同年,创始合伙人吴鹏也告别追觅科技,成立咖爷科技,专注咖啡机产品,天使轮融资近亿元。
去年11月,追觅科技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离职。他的创业公司乐享智能发力“家庭通用小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于本月完成亿元级天使轮+融资。
此外,今年1月,追觅科技客户服务总监郑林波也选择了离职。据了解,郑林波负责搭建追觅科技0-1、1-100的后端服务管理体系,为追觅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2019年至2023年,追觅科技凭借高速发展,讲述了一个动听的增长故事,上述高管也见证了追觅科技由初创企业到明星独角兽的不同阶段。但随着各款扫地机器人不断涌现,追觅科技面临着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自2024年开始不断跨界的背后,追觅科技正在追觅新的增长点。只是接连遭遇核心骨干出走,摆在这家企业面前的发展难题似乎愈发棘手。
责编:刘安琪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下一篇:成都车展自有“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