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奕派携华为破局:HI PLUS模式重构智能汽车竞争逻辑
创始人
2025-09-25 22:47:24
0

9月下旬东风与华为的战略会晤,让作为双方合作的核心载体奕派科技走进行业视野。这个承载东风新能源转型使命的品牌,正以创新的“HIPLUS模式”串联起央企制造底蕴与科技巨头的智能技术,在产品、渠道、生态三大维度完成协同升级,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新范本。

模式革新:不止于技术的全链条协同

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合作,早已跳出传统技术供应的框架。2025年1月启动的DH项目,以“HIPLUS模式”构建起覆盖全流程的协作体系:在产品端采用全新定义流程,通过KOC调研品鉴会吸纳用户需求;在渠道端引入华为终端管理经验,于七城启动“金种子门店试点”,建立涵盖24项指标的标准化运营体系;在产业端则于成都设立全资子公司,依托神龙工厂打通生产到销售的完整链路。这种多维度协作既保留了东风在整车研发、品质管控上的主导权,又充分激活了华为的技术与运营优势,成为行业合作的新标杆。

作为东风冲击2025年100万辆新能源销量目标的关键力量,奕派科技的底气源于56年造车积淀。承袭全数字化量子架构与马赫动力技术,其旗下车型在整车安全与驾驶操控领域已形成核心竞争力,东风奕派eπ008等产品上市后持续获得市场认可。而华为的加入则精准补足智能化短板——其乾崑智驾2024年用户数突破50万,智驾总里程超14亿公里,鸿蒙座舱更构建起独特生态优势,双方的优势互补形成了清晰的竞争壁垒。

技术落地:高集成车型加速兑现承诺

合作的核心成果正加速显现。定位20万+中高端市场的东风奕派智能精品系列首款车型,已启动新疆吐鲁番火焰山70℃极端高温测试,标志着产品开发进入关键阶段。这款被业内称为“华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车型之一”的产品,将搭载乾崑智驾ADS4和鸿蒙座舱5技术,从硬件到软件实现智能化能力的全面升级。值得关注的是,双方共建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已正式运作,聚焦车载软件平台开发与智能驾驶研发,为技术快速迭代提供保障。

这种技术融合并非简单叠加,而是基于用户需求的深度适配。奕派科技通过多轮用户调研,将实际出行场景与技术特性精准匹配,让智能系统真正服务于驾驶体验。据规划,这款新车预计2026年正式推向市场,而到2028年,奕派科技将形成20款车型的产品矩阵,且每款车型实现年度迭代更新,展现出持续深耕智能市场的决心。

行业启示:央企转型的创新样本

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合作,为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作为中央直管的特大型央企,东风以奕派科技为载体,通过开放协作实现智能化能力的跨越式提升,既守住了整车制造的“躯体”控制权,又借外部技术力量强化了智能“灵魂”竞争力。这种转型模式既避免了闭门造车的效率低下,又规避了过度依赖外部技术的被动局面。

对于华为而言,此次合作是其“汽车界博世”转型的重要实践。通过模块化技术输出与运营经验共享,在保持车企主导权的前提下实现技术规模化落地,为行业智能化普及提供了可行方案。随着DH项目进入商业化落地期,专项人才招聘的启动与联合运营体系的完善,正推动这种创新模式从概念走向现实。

结语

从模式创新到产品落地,奕派科技与华为的合作正重塑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逻辑。当东风的制造底蕴遇上华为的智能基因,不仅将助力东风实现新能源战略目标,更将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竞争中注入强劲动力。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冯兴亚《财富》峰会谈汽车十年:... 9月25日,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召开,近300位商业领袖、专家学者围绕“站在新周...
原创 二... 上周陪老周去修理厂做保养,他盯着车机上的里程数突然骂出声:“这破车明明跑了快 20 万公里,当初 O...
一家国产芯片公司的“上车”回忆... 记者 濮振宇 十多年前,中国的汽车芯片市场几乎被欧美巨头垄断,一辆车中或许有上百颗芯片,但基本没有来...
8月“最好卖的”十大国产车,奇... 8月虽然不是国内汽车销售的旺季,但随着新能源车型渗透率的提升,目前淡旺季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从8月自...
卡位万亿智能赛道!博泰车联赴港... 三年营收翻倍增长,高端市场占有率第一,智能座舱龙头“博泰车联”,正迎来其资本化进程的关键一跃。 9月...
原创 华... 前言 近年来,中国在科技、经济和军事领域取得的成就让全球瞩目:比亚迪的新能源车销量突破百万,5G基...
纪科行:别让 “客户信任” 只... 纪科行上周刚帮某智能驾驶企业挽回一个百万级客户:这家企业给欧洲车企提供激光雷达方案,客户之前因“售后...
征服“南北分界线”!福田欧曼银... 自9月9日盛大出征以来,万里繁星・欧曼银河全球价值品鉴之旅(混动篇)已悄然走过半程。这场备受瞩目的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