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刷到个新闻,北京有个大哥喝大了开着带自动驾驶的电车回家,被交警拦下时酒精含量都超 200 了。他还挺委屈,说自己开了自动驾驶,觉得不算酒驾,结果法院照样判了三个月拘役,罚金也没少交。
说实话,这事儿我一开始也有点懵。现在新车不都吹自动驾驶吗?什么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听着特玄乎,难免有人觉得开了这功能就能当甩手掌柜。但这案子一判,算是把话说死了 ——法律认的不是机器,是人。
那大哥是凌晨被抓的,估计想着路上没车,仗着新车有这功能就心存侥幸。庭审时他律师还辩呢,说自动驾驶能躲障碍、能刹车,危险小,该从轻罚。结果法官直接说了,现在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根本没到能替人开车的份儿上。
我特意去查了下那个什么驾驶分级标准,原来现在咱们能买到的车,大多是 L2 级以下的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帮你管管方向盘、踩踩油门,但真遇到突发情况,还得人来接手。你说人都喝得晕乎乎的了,哪还有力气反应?这跟没开辅助功能有啥区别?
而且法院有句话说得特关键,醉酒驾驶本来就是看你有没有在醉酒状态下控制车辆,不管你开没开辅助功能,只要人坐在驾驶位上,就得担责。那大哥血液里酒精含量都两倍多了,就算自动驾驶真能干活,他也没法监管啊,这风险反而更大。
之前我还见过有人在车友群里聊,说以后等 L4、L5 级自动驾驶普及了,是不是就能喝酒坐车了。可法官也说了,那些高级别的技术现在还在试点,连封闭园区都没普及开,更别说普通马路了。短期内想靠技术钻空子,根本不现实。
真的,这案子给所有开智能车的人提了个醒。别被车企宣传的 “自动驾驶” 忽悠了,现在这技术就是个辅助工具,跟定速巡航没本质区别。只要你喝了酒,哪怕只是坐在驾驶位上启动车辆,就算违法。
那大哥上诉也没用,二审法院照样维持原判。估计他现在也悔得肠子都青了,本来叫个代驾花不了多少钱,非要逞能碰运气,最后把自己弄进去了。这事儿也挺好,算是给大家普及了法律底线 —— 技术再进步,也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