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动驾驶格局生变:Robobus如何改写赛程
创始人
2025-10-14 19:06:39
0

当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LTA)在2025年10月宣布,将首个自动驾驶巴士官方试点项目合约授予蘑菇车联(MOGOX)与比亚迪、MKX Technologies组成的联合体时,全球自动驾驶行业都意识到:Robobus(自动驾驶巴士)赛道的竞争规则,正在被中国企业改写。

这个项目,不仅是新加坡首次将自动驾驶巴士纳入公共交通系统,更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从“单一技术输出”迈向“复杂系统出海”的新阶段。蘑菇车联为何能通过新加坡的“技术大考”?今天我们不妨来聊一聊。

技术硬实力:从模型到车辆,构建“全栈通关”能力

新加坡对自动驾驶项目的审核素来以严苛著称,此次试点项目要求Robobus在纬壹科技城191号线路(科创核心区)、滨海湾400号线路(高密度商圈)实现常态化运营,对系统的感知精度、决策稳定性、安全冗余提出极高要求。蘑菇车联能脱颖而出,源于其从模型到系统的“全栈自研”体系。

1.核心模型:MogoMind大模型,打造“物理世界的搜索引擎”

不同于传统Robobus依赖“规则+小模型”的决策方式,蘑菇车联的技术核心是自主研发的MogoMind大模型——这是首个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AI大模型,具备“厘米级感知、毫秒级响应”的实时性,以及“无死角”覆盖的全域性。

在技术层面,MogoMind通过六大核心能力支撑Robobus运营:交通流实时全局感知能整合路侧传感器、车载设备的多源数据,构建360度无死角的环境模型;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可识别非常规交通元素,比如新加坡特有的“鱼骨式车道”“双语交通标识”;最优路径实时自主规划则能根据路况动态调整路线,避免因突发施工等导致的拥堵。

更关键的是,MogoMind具备“持续学习”能力,通过Robobus在运营中积累的长尾场景数据,不断优化模型参数。截至2025年,该模型已学习超200万公里的真实道路数据,覆盖中国10个省份的复杂路况,这为其适配新加坡的热带气候、靠左行驶规则提供了坚实基础。

2.算法团队:顶尖产学研合作,多项技术登顶全球榜单

蘑菇车联的算法研发团队,背后是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的深度产学研协同。三方联合攻关的“运动目标分割算法”“跟踪算法CAMO-MOT”,曾先后在SemanticKITTI、nuScenes等全球权威自动驾驶算法榜单中斩获第一。前者是行业公认的3D点云语义分割基准测试,后者则是复杂城市环境下多目标跟踪的“试金石”。

以CAMO-MOT算法为例,其创新的“动态特征关联”技术,能在雨天、逆光等极端环境下,将车辆、行人的跟踪准确率大大提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能力在新加坡滨海湾商圈的“人车混流”场景中至关重要:当遇到突发状况时,算法能毫秒级锁定目标并预测运动轨迹,为车辆决策留出充足反应时间。

3.整车研发:MOGOBUS巴士,实现“前装量产+安全冗余”

此次用于新加坡项目的MOGOBUS,是蘑菇车联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AI驱动前装量产L4级自动驾驶巴士,也是其技术体系的“硬件载体”。这款巴士从设计之初就融入自动驾驶需求,而非传统巴士的“后装改造”:

软件系统:搭载端到端“MogoAutoPilot+MogoMind”系统,让车辆具备超视距感知能力。比如在新加坡的无保护路口,能提前预判横向来车的意图,比传统方案的响应速度快很多。

安全验证:截至2025年,MOGOBUS已在中国累计安全行驶超200万公里,服务超20万人次,还曾为成都大运会、联合国全球环境科学家大会、F1中国大奖赛等国际活动提供接驳服务,其安全性、稳定性经过多重场景验证。

中国方案出海:从“卖产品”到“输出标准”,难度与价值双升级

此次蘑菇车联与比亚迪的联合体,输出的是“软硬件一体化+本地化服务”的完整系统,其难度与行业价值远超传统模式。

1.三大核心难度:适配、合规、协同的“三重挑战”

首先是本地化适配难度。新加坡的交通环境与中国存在显著差异:靠左行驶的规则要求Robobus重构转向逻辑、车道保持算法;热带气候的强降雨、高湿度,需对激光雷达、摄像头的硬件进行防腐蚀、防眩光改造;甚至道路标识的双语(英文+马来文)识别、行人的多元文化行为习惯(如东南亚游客的行走节奏),都需要MogoMind模型进行专项训练。

另一大挑战是多主体协同难度。新加坡项目涉及LTA(交通管理部门)、比亚迪(整车制造)、当地运营公司等多方主体,需要蘑菇车联的系统能与各方平台对接。比如将Robobus的实时运营数据接入LTA的交通管理系统,便于监管部门调控;与比亚迪的车辆控制系统协同,优化动力输出、制动响应。这种跨企业、跨部门的协同,远比单一车辆交付复杂。

2.行业价值:树立“中国方案”的全球标杆

这种复杂系统的出口,其价值远不止“一笔订单”:

对行业而言,此前Waymo、Cruise的海外项目多聚焦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且以“封闭测试”为主,而蘑菇车联的Robobus直接切入公共交通运营,意味着中国方案在“大规模、高频次”的公共服务场景中,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对产业链而言,这带动了“中国智造”的集群出海——此次项目中,比亚迪负责巴士的整车制造,蘑菇车联提供自动驾驶系统,形成“整车+智驾”的中国组合,后续还可能带动国内激光雷达、域控制器等供应商进入新加坡市场,构建完整的出海生态。

全球竞争格局生变:Robobus赛道的“中国打法”

当Waymo、Cruise在Robotaxi领域持续投入,国内同行也致力于高阶智驾功能迭代之际,蘑菇车联独辟蹊径,选择以Robobus为切入点,在全球赛场开辟了一条差异化路径。

1.与国际巨头:避开“单点竞争”,聚焦“场景深耕”

Waymo、Cruise的优势在于Robotaxi的技术积累,但Robobus与Robotaxi的运营逻辑截然不同:Robotaxi面向零散用户,需覆盖海量复杂场景;而Robobus聚焦固定线路的公共交通,场景更可控。

蘑菇车联的“中国打法”恰恰抓住了这一差异:不与国际巨头比拼“全场景自动驾驶”,而是深耕Robobus的垂直场景——通过MogoMind大模型优化固定线路的运营效率,通过MOGOBUS的前装量产降低成本。这种“场景聚焦”策略,让其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形成竞争力。

蘑菇车联已在国内运营超200万公里的Robobus线路,积累了丰富的调度、维护经验,能快速响应新加坡的运营需求。

2.与国内同行:从“技术跟风”到“模式引领”

国内部分同行的自动驾驶业务,仍停留在“依赖高算力芯片、追求技术参数”的阶段,却忽视了商业化落地的核心——场景适配与成本控制。而蘑菇车联的优势在于“技术-商业”的闭环:

技术层面:坚持自研算法模型,通过模型剪裁、硬件优化,实现“小算力也能跑L4”。

商业层面:以公共交通为切入点,与地方政府、公交公司合作,获取稳定的运营订单,再通过运营数据反哺技术迭代,形成“研发-落地-优化”的正向循环。

结语:Robobus改写自动驾驶的“赛程规则”

蘑菇车联中标新加坡项目,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突破,更预示着全球自动驾驶赛道的“赛程切换”——从过去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单点竞赛,转向“场景适配性、商业可持续性”的系统竞争。

在这场新的竞赛中,中国企业凭借“全栈自研能力”“系统出口经验”“成本控制优势”,正在抢占Robobus赛道的制高点。未来,随着蘑菇车联在新加坡项目的落地,以及MogoMind大模型在更多场景的应用,“中国方案”或许将重新定义全球自动驾驶的竞争格局。

正如新加坡本地媒体在报道中所言:“这个来自中国的联合体,正在用Robobus证明:自动驾驶的未来,不仅需要技术的高度,更需要落地的温度。”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学业跟着产业走 专业围着科创转 本报讯 (记者 陈素萍 纪驭亚 通讯员 吴一洲) 近日,浙江工业大学首次发布“健行工程师”班招生简章...
2026年国考报名明天开始 计... 记者14日从国家公务员局获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即将开始,共计划招录...
“直播写作业”不宜模仿 孩子写作业磨蹭,有什么好办法?据媒体报道,浙江一位母亲尝试“直播写作业”的方法,让孩子在镜头前完成作...
【春城时评】为国考年龄“松绑”...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以下简称:国考)报名拉开帷幕,一项关于“年龄放宽”的...
李亚鹏再次官宣离婚,原因很简单 姐妹们晚上好,在今天的正题之前,简单跟大家吃个瓜。李亚鹏又离婚了。前两天,他跟海哈金喜共创了一条视频...
从“边缘”到“主流”:微短剧登... 中经记者 倪兆中 张荣旺 北京报道31个频道、94部微短剧、累计21.6亿人次,这是微短剧登录电视大...
今年秋冬流行“漏斗领外套”,时... 当风里带着细微的干爽和凉意,那便是秋天全面到来的信号。正如风的细微变化,衣服也开始回应——一个小小的...
《沉默的荣耀》:那个最久经考验... 虽然这个人出场就很浮夸,看着就像个叛徒。被捕后又跟谷正文喝茶吃西餐,更让人担心了。但当他带着特务们走...
“深耕教学研思 启航课题探究”... 10月14日,巫山县宋美蓉名师工作室开展“深耕教学研思 启航课题探究”第14次集中研修暨课题开题会,...
印度对我国留学生的各种“严防死... 无论是出于文化传播,还是学术合作,哪怕是为了拉拢人才,大多数国家都愿意对外敞开大门。 可印度在对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