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5 匹马力破百,油耗却能压到 4.8L?丰田这是把混动技术玩出‘反物理’效果了吧?”“说碾压奔驰 E300L 纯属营销噱头 ——ES 向来是‘舒适型选手’,跟主打豪华质感的 E 级比性能,根本是错位碰瓷!”
最近 2026 款 ES 还没正式上市,网上这两种声音就吵得火热。对准备入手 20-30 万级豪华轿车的都市通勤者来说,这两个争议恰好戳中了核心痛点:想要强劲动力应对通勤超车,又怕油耗太高增加成本;想选台有面子的豪华车,却分不清 “参数优势” 和 “实际体验” 到底差多少。
接下来我们就拆解这两个争议,看看 2026 款 ES 的 “性能黑科技” 是真本事还是虚头,对比奔驰 E300L 的优势又是否站得住脚。
先看参数硬碰硬 ——2026 款 ES 的 2.4T 发动机 + Direct4 四驱,275 匹马力拉到百公里加速 7.2 秒,这是什么概念?市区通勤超个慢车,油门踩下去不用等 “思考人生”,动力随叫随到;
而奔驰 E300L 的 2.0T 虽有 258 匹,但零百要 7.8 秒,高速超车时的 “底气差” 很明显。更关键的是油耗,4.8L/100km 相当于每公里油费不到 4 毛钱,比不少紧凑型家轿还省,要知道 E300L 市区油耗基本在 9-10L,按每年通勤 1 万公里算,2026 款 ES 能省近 5000 块油钱,对精打细算的都市通勤者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
再摸实车看体验:智能座舱里,2026 款 ES 的 12.3 英寸车机反应比老款快了近 30%,导航时说 “打开空调 24 度”,不用重复指令,比 E300L 偶尔 “断联” 的车机更贴日常;座椅是半苯胺真皮,坐上去不像 E300L 的运动座椅那么 “裹腰”,长时间通勤不会累,但短板也有 —— 低速换挡时会有轻微顿挫,不过速度起来后就消失,属于可接受范围。
底盘用料上,前麦弗逊 + 后双叉臂的组合,过小区减速带时,滤震比 E300L 更柔和,不会让后排乘客颠得慌,Direct4 四驱在雨天走高架,变道时方向盘不飘,安全感比两驱的 E300L 强不少。
从行业趋势看,这代 ES 其实是丰田 “混动豪华化” 的关键棋 —— 现在 20-30 万豪华轿车市场,用户既要 “面子” 也要 “里子”,BBA 的燃油车油耗高,纯电车又有续航焦虑,2026 款 ES 刚好补了这个缺口。
参考同平台的凯美瑞混动,三年保值率能到 68%,2026 款 ES 作为更高定位的车型,保值率只会更高,而且丰田混动技术迭代慢,短期内不太可能换代,买了至少 3 年不用怕 “过时”。
对比同品牌的凯美瑞混动,两者共享混动核心技术,但 ES 的底盘调校更软、内饰用了更多实木饰板,连隔音棉都厚了 5mm,显然是瞄准 “想花更少钱,享更高档体验” 的用户,和凯美瑞的家用定位划清了界限。
至于 “错位碰瓷” 的说法,其实是没抓对用户需求 —— 选这个价位豪华车的通勤者,很少会拿 ES 去跟 E300L 比 “商务气场”,反而更在意 “每天开着舒不舒服、养车贵不贵”。2026 款 ES 的优势,刚好踩中了这个痛点。
纠结2026款ES和奔驰E300L时,其实不用被“碾压”的噱头带偏——选车不是比参数表,是比谁更懂你的日常。如果每天通勤50公里,想少花油钱还能偶尔撒欢,那它值得优先试;若更需要商务排场,E级仍是选项。
说到底,这代ES的意义不在于打败谁,而在于让豪华车回归“好开、好养”的本质。当豪华开始接地气,是不是比单纯的品牌溢价更实在?
“275 匹马力破百,油耗却能压到 4.8L?丰田这是把混动技术玩出‘反物理’效果了吧?”“说碾压奔驰 E300L 纯属营销噱头 ——ES 向来是‘舒适型选手’,跟主打豪华质感的 E 级比性能,根本是错位碰瓷!”
最近 2026 款 ES 还没正式上市,网上这两种声音就吵得火热。对准备入手 20-30 万级豪华轿车的都市通勤者来说,这两个争议恰好戳中了核心痛点:想要强劲动力应对通勤超车,又怕油耗太高增加成本;想选台有面子的豪华车,却分不清 “参数优势” 和 “实际体验” 到底差多少。
接下来我们就拆解这两个争议,看看 2026 款 ES 的 “性能黑科技” 是真本事还是虚头,对比奔驰 E300L 的优势又是否站得住脚。
先看参数硬碰硬 ——2026 款 ES 的 2.4T 发动机 + Direct4 四驱,275 匹马力拉到百公里加速 7.2 秒,这是什么概念?市区通勤超个慢车,油门踩下去不用等 “思考人生”,动力随叫随到;
而奔驰 E300L 的 2.0T 虽有 258 匹,但零百要 7.8 秒,高速超车时的 “底气差” 很明显。更关键的是油耗,4.8L/100km 相当于每公里油费不到 4 毛钱,比不少紧凑型家轿还省,要知道 E300L 市区油耗基本在 9-10L,按每年通勤 1 万公里算,2026 款 ES 能省近 5000 块油钱,对精打细算的都市通勤者来说,这可不是小数目。bq.k742.cn
再摸实车看体验:智能座舱里,2026 款 ES 的 12.3 英寸车机反应比老款快了近 30%,导航时说 “打开空调 24 度”,不用重复指令,比 E300L 偶尔 “断联” 的车机更贴日常;座椅是半苯胺真皮,坐上去不像 E300L 的运动座椅那么 “裹腰”,长时间通勤不会累,但短板也有 —— 低速换挡时会有轻微顿挫,不过速度起来后就消失,属于可接受范围。in.k742.cn
底盘用料上,前麦弗逊 + 后双叉臂的组合,过小区减速带时,滤震比 E300L 更柔和,不会让后排乘客颠得慌,Direct4 四驱在雨天走高架,变道时方向盘不飘,安全感比两驱的 E300L 强不少。
从行业趋势看,这代 ES 其实是丰田 “混动豪华化” 的关键棋 —— 现在 20-30 万豪华轿车市场,用户既要 “面子” 也要 “里子”,BBA 的燃油车油耗高,纯电车又有续航焦虑,2026 款 ES 刚好补了这个缺口。oy.k742.cn
参考同平台的凯美瑞混动,三年保值率能到 68%,2026 款 ES 作为更高定位的车型,保值率只会更高,而且丰田混动技术迭代慢,短期内不太可能换代,买了至少 3 年不用怕 “过时”。
对比同品牌的凯美瑞混动,两者共享混动核心技术,但 ES 的底盘调校更软、内饰用了更多实木饰板,连隔音棉都厚了 5mm,显然是瞄准 “想花更少钱,享更高档体验” 的用户,和凯美瑞的家用定位划清了界限。
至于 “错位碰瓷” 的说法,其实是没抓对用户需求 —— 选这个价位豪华车的通勤者,很少会拿 ES 去跟 E300L 比 “商务气场”,反而更在意 “每天开着舒不舒服、养车贵不贵”。2026 款 ES 的优势,刚好踩中了这个痛点。
纠结2026款ES和奔驰E300L时,其实不用被“碾压”的噱头带偏——选车不是比参数表,是比谁更懂你的日常。如果每天通勤50公里,想少花油钱还能偶尔撒欢,那它值得优先试;若更需要商务排场,E级仍是选项。
说到底,这代ES的意义不在于打败谁,而在于让豪华车回归“好开、好养”的本质。当豪华开始接地气,是不是比单纯的品牌溢价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