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茂泰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务数据引起了市场广泛关注。 报告期内,公司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6.55亿元,同比增长59.65%,净利润达到3040.56万元,同比增幅高达6319.92%。
这一业绩表现创下了公司自2023年以来的单季净利润新高。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为42.75亿元,同比增长54.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17.52万元,同比增长39.58%。 公司指出,业绩增长主要源于主营产品销量大幅提升及新客户项目的快速落地。
永茂泰的主营业务聚焦于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形成了从废铝回收到铝危废资源化利用的全产业链布局,在上海、安徽、成都等地设有生产基地。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运行铝合金产能为31.3万吨,汽车零部件产能超过2500万件。 2024年,公司营收规模达到4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归母净利润为0.38亿元,同比增长21.35%。
公司创始人徐宏的创业故事是永茂泰发展历程的缩影。 1962年出生于浙江永康的徐宏,在退伍后于1987年创办了一家小型五金加工厂。
上世纪90年代,企业成为上汽大众的首批供应商,标志着其正式切入汽车产业链。 2002年,徐宏在上海青浦正式成立永茂泰公司,并敏锐地将业务方向锁定在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
汽车轻量化趋势是永茂泰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随着环保要求提升和新能源汽车普及,铝合金因其密度低、耐腐蚀性强等优势,成为实现轻量化的关键材料。
一辆特斯拉车型的铝材料使用量可达300公斤,部分电动车甚至达到400至500公斤,约为传统燃油车的两到三倍。
永茂泰推出的“铝液直供”模式,通过将熔炼好的铝液直接运送到整车厂生产线,帮助客户省去重熔环节,节约能源和生产成本。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铝合金产品销量约13.40万吨,同比增长50.70%,其中铝合金液的销量占比提升至63.82%。
在技术研发方面,永茂泰持续加大投入。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5753.82万元,同比增长32.47%。
公司成功开发了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模组支架等新产品,并在抽真空高压铸造、智能化压铸岛等领域形成竞争优势。 2021年3月,永茂泰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当日市值达到36.28亿元。
客户结构的优化进一步助推了业绩增长。 2025年上半年,永茂泰新开发的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新能源客户相关零部件项目实现快速量产。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在零部件板块中的占比提升至49.67%,接近半壁江山。 公司产品已覆盖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华域三电、联合汽车电子等零部件供应商。
机器人领域的布局成为永茂泰的新增长点。 2025年,公司成立了“永茂泰机器人技术研究院”,并与国内头部人形机器人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执行器及关节零部件。
公司获得了西南某头部机器人企业173个零部件的订单,涉及躯干、关节、上肢等多款产品。
业内分析认为,汽车零部件与人形机器人在轻量化材料和技术上存在高度同源性,永茂泰在铝合金精密铸造方面的经验可迁移至机器人关节制造。
国际化战略同步推进。 2025年7月,永茂泰公告拟投资4.5亿元人民币在墨西哥建设汽车零部件智能制造基地。
该项目旨在利用墨西哥作为《美墨加协定》成员国的区位优势,降低国际贸易政策风险,拓展欧美市场。 公司还计划在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投资5亿美元,建设面向东南亚市场的生产基地。
公司治理方面,永茂泰在家族企业架构中引入现代管理制度。 截至2025年三季度,徐宏直接持有公司30.91%的股份,其子女徐文磊、徐娅芝分别持股5.32%,配偶周秋玲持股1.68%,家族成员共同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2025年,公司实施了股份回购计划,累计回购545.68万股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并通过章程修订优化了董事会结构。
产能扩张计划持续推进。 永茂泰在宁波杭州湾的铝液直供项目一期年产6.5万吨已投产并满产,二期18万吨产能正在建设中。 安徽广德基地的新生产线计划于2025年四季度投产,专为某知名新能源品牌提供电池包组件。
在财务细节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802万元,成功扭亏为盈。 但受原材料备货及应收账款增加影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3亿元,同比下降328.7%。
公司解释称,付现购买原材料备货金额大幅增加以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上升是现金流波动的主要原因。
市场对永茂泰的业绩增长呈现两极反应。 2025年10月28日,公司股价单日上涨10.03%,但股吧中出现大量“割肉”言论。
有投资者称在业绩发布前卖出股票,错失涨停机会。 融资资金则连续9个交易日净买入永茂泰,累计金额超4758万元,显示机构资金对公司前景的看好。
永茂泰的转型案例体现了传统制造业与新兴技术的融合。 公司从汽车铝锭供应商起步,逐步切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再延伸至机器人关节零件,其发展路径围绕材料轻量化这一核心能力展开。
2025年上半年,公司铝合金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50%,机器人业务虽处于早期阶段,但已获得实质性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