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公教育在业绩会上首次系统阐释就业服务业务的战略纵深,董事长李永新明确将“促进高质量就业”作为核心目标,提出覆盖“职业规划—精准就业—在职提升”的全周期服务逻辑。数据显示,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222万人,叠加毕业3-5年未就业存量群体,青年就业市场潜在服务需求超千亿规模,中公称将依托AI技术、教研标准化和行业整合能力抢占这一蓝海。
需求升级:从“单一培训”到“一揽子服务”
公司指出,当前就业市场呈现两大结构性变化:一是考生备考周期拉长,消费者更倾向选择一揽子公考培训组合课程;二是就业焦虑催生“预就业服务”需求,学员期待获得从技能培训、岗位匹配到职业咨询的完整解决方案。
行业分化:低价非标产品加速出清
董事会秘书龚亚芳坦言,当前就业培训市场两极分化加剧: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催生大量个人IP和地方低价机构,但其缺乏规模化研发能力,导致2024年部分中小机构倒闭;而中公凭借教研标准化体系及全国服务网络,正加速提升市场份额。公司强调,就业服务是“强交付赛道”,用户试错成本高企将推动市场份额向具备系统化交付能力的头部企业集中。
技术赋能:布局AI就业相关的产品矩阵
未来产品规划方面,公司始终致力于在 “AI + 就业”领域持续创新,主要还是基于“就业服务生态”来延伸产品矩阵,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一方面,会对现有AI就业学习机进行持续升级,优化功能和用户体验,如进一步提升AI算法的精准度,增加更多就业场景的模拟训练等;另一方面,公司也在积极研发基于不同职业领域的专业学习解决方案及更完善的就业服务平台等,以丰富产品矩阵,满足不同用户群体在就业学习和职业发展方面的多样化需求。
上一篇:【24真题】南京理工大学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