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未下线便被催交尾款,小米汽车的“体面”呢?
创始人
2025-09-02 00:19:15
0

小米搞“催收”,米粉又被“坑”?

车还没造就催尾款,小米汽车再现舆论风波!

车未下线便被催交尾款,小米汽车的“体面”呢?

一向“体面”的小米汽车,如今也变得不“体面”了起来。就在最近,小米汽车催缴尾款的事在网上传的沸沸扬扬。

别人都是“验车再付款”,甚至有的车企是“先试驾后结账”,而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车还没生产,就让用户付尾款,引发众多用户不满。

这一做法也引发了不少人猜测,小米汽车破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老规矩,到底是因为有“好车不愁卖”的底气,还是资金链出了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具体看一看。

化身“催收”,引发用户不满

“收到通知7日内付全款,拒绝支付视为违约”。

“车还在生产线,小米就要求提前支付24万元尾款,否则没收5000元定金。”

小米汽车一言激起千层浪,用户的视频爆料与黑猫投诉平台200+起类似案例更是瞬间掀起舆论风波。

普通用户愤怒的或许是小米汽车未交车就催款,诚意欠佳。毕竟,当初订车的时候雷总给大家的感觉可是“体验至上”,如今这么干,反而有种看不起人的感觉,用户愤怒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这就是小米此次提前催款嘴大的问题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要多想一层就会发现,其行为背后暗藏的隐患,才是给“米粉”挖的大坑。

提前催用户付款,意味着,在车辆还没验收、瑕疵未知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先掏钱买单。这等于是把不确定的风险,直接转嫁给买车的人,这不是把消费者当大冤种吗?该说不说,此刻,小米官方公众号上写着的“支持验车后付款”这几个字看上去真是无比刺眼。

而如果再去看看特斯拉《订购协议》里的那句“车辆到店验收后支付尾款”的规定。或者看看蔚来试驾三天内可无理由退定的人性化操作。雷军之前立下的“老实”“诚意”人设,好感度直接就没了。

给用户挖坑,消耗的是谁?

给用户“挖坑”的确不够体面,但如果大家被小米牵着鼻子走,小米汽车在其中获得的好处也会非常可观。网络上有人算过一笔账:假设有10万份订单提前收款,每辆车沉淀约24万元,就能瞬间形成240亿元无息现金流。

换句话来说,这是一大笔无息资金,用户是输血口,企业可能没有后顾之忧的拿这笔钱进行产能扩张,供应链结算,甚至还能搞点别的投资。不得不说,小米汽车确实够“聪明”。

当然,有时候聪明也会被聪明误。这其中的关键在于,这其中的代价真的值得吗?小米汽车去年入局到现在,一路畅通的原因一是靠雷军的“亲民”人设,二是靠“米粉”的大力支持。

有媒体统计,雷军2024年个人微博更新达367条,其中89条围绕“用户至上”展开,这足以说明其对这一人设的重视程度。而事实上,用户购车以后,感受到的却是“请按协议7日内付款”带来的冰冷体验。

社交平台话题#小米汽车霸王条款#阅读量突破1亿,投诉中有72%指向“销售承诺未兑现”。言行不一带来的结果也很直接,用户如今对小米的信任度显然大不如以前。

当SU7发布会上,雷军亲自为车主开车门的“宠粉“举动,与“P2P式催收”形成强烈反差,米粉与小米汽车之间的裂痕就已经产生了。

即便小米解释此举并非是针对所有用户,但依旧难以掩盖其将用户分为三六九等,区别对待的事实。

流量来的太容易反而不知道如何珍惜,只想说,消耗用户信任换来的资金流通,真的能长久吗?而一旦信任消耗殆尽,小米汽车还有什么可以消耗的?

交付矛盾背后,是资金隐忧

如果车企宁愿背负舆论骂名,也要进行“催收”,说明其背后可能已经有了比较大的资金压力。中金研报显示,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产能利用率仅68%,但应付账款周期却被压缩到45天,远低于行业平均。

这说明了什么?供应链需要更多的现金流,但小米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不足,不想在资金上“爆雷”,就必须想办法弄到足够的现金流。如果从银行拿钱,光是利息就是一大笔数字,而如果能在订车用户这儿拿到钱,就等于拿到了无息贷款,这是风险最低的做法。

另一方面,车圈的资本也很现实,有足够漂亮的数据,才能给投资者带来更多信心。中金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有望逼近25%,单车利润超过5万元。

虽然其中不知道有多少是提前锁定的用户资金在贡献,但这的确可以让小米汽车暂时掩盖资金上的压力。而这只是暂时的,相关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平均退单率为12%,小米退单率因尾款纠纷攀升至21%,远超行业平均。

换句话来说,小米汽车给用户“挖坑”背后,也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至于这个坑什么时候爆,用户和小米都得看运气。

结语

信任的建立很难,崩塌却很简单。激烈的行业竞争下,造车实力与口碑同等重要,从小米目前的表现上看,其显然未能理解这一底层逻辑。当信任赤字日益扩大,又没有改写游戏规则的实力,小米汽车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呢?

相关内容

最新资讯

原创 星... 在新能源市场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吉利星愿用“空间平权、性能越级、智能降维”这三把钥匙,打开了A0级轿车...
原创 为... 文 | 追梦人 编辑 | 追梦人 ●—? 开篇 ?—● 纵观当下,国外街头仍是油车的天下,...
原创 实... 你有想过一辆混动车纯电能跑近300公里吗?沃尔沃全新XC70就用数据打破想象,豪华混动市场迎来实力新...
安卓系统内测版8.0,全新系统... 你知道吗?最近安卓系统又来了一次大变身,那就是安卓系统内测版8.0的亮相。这可不是一般的更新,它可是...
原创 换... 三年电车驾驶体验后,我要给准备入手新能源车的小伙伴们上一堂“避坑课”。同时,我们也来算一笔账:10万...
原创 价... 谁能想到,有一天合资汽车也能成为“性价比”的代名词,从大众、丰田、本田到奔驰、宝马、奥迪.........
原创 本... 这几年的车市,真的,变化太大了。到处都在说新能源车怎么怎么好,销量也确实高,这个咱得承认。但有个事儿...
原创 凡... 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武汉即将迎来一场独具魅力的汽车盛宴。4月19日,“法式驾控体验日”震撼开场,神...
原创 出... 十年前,也就是2015年12月底,我曾在零下50℃的牙克石试车场,参与了初代吉利博越上市前的极寒测试...
原创 从... 要说起现在的汽车市场,那真的是太精彩了,新能源那边打价格战打得火热,燃油车这边更是经常给你一些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