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占全
5月20日晚间,A股汽车被动安全领域龙头华懋科技(603306.SH)抛出重磅公告,宣布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深圳市富创优越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富创优越”)100%股权,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司股票自5月21日起停牌。这一战略级并购不仅标志着华懋科技从传统汽车产业向半导体及算力制造领域的全面转型,更在光通信行业掀起巨浪——富创优越作为全球光通信龙头的核心供应商,其技术壁垒与客户资源或将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一、三年布局终成正果:从参股到控股的战略进阶
此次交易并非偶然。自2024年起,华懋科技已通过全资子公司华懋东阳四次增持富创优越股权,累计斥资3.83亿元持有其42.16%股权,交易估值从9.5亿元降至8.5亿元。此次收购剩余57.84%股权后,华懋科技将实现对富创优越的绝对控制,交易总估值或超9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富创优越的前身是海能达(002583.SZ)孙公司。2020年,海能达以1000万元出售其100%股权,随后以1.7亿元向其出售光通信及海事通信资产。这一“低卖高买”的历史交易,与华懋科技如今的收购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富创优越在光通信行业爆发期的价值重估。
二、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光通信全产业链隐形冠军
富创优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光通信全产业链制造能力。公司在中国深圳和马来西亚槟城设有两大生产基地,拥有10K级无尘车间、高精度SMT生产线及完整的可靠性测试设备,可提供从光模块PCBA到整机封装的一站式服务。其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
- 高端制造能力:掌握COB封装、光耦合等核心工艺,产品覆盖25G至800G全系列光模块,客户包括全球前十大光通信设备商;
- 国际化布局:马来西亚工厂是当地唯一具备光通信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可规避地缘政治风险,服务东南亚及欧美市场;
- 技术前瞻性:已与华懋科技达成共识,共同推进硅光、CPO(共封装光学)等下一代光通信技术研发,抢占AI算力赛道先机。
财务数据印证其盈利能力:2024年前11个月,富创优越实现营收11.7亿元,净利润1.2亿元;2025年一季度因光通信行业景气度提升,盈利水平同比显著增长。
三、双轮驱动战略成型:汽车安全+半导体的协同效应
此次并购标志着华懋科技从单一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向汽车+半导体双主业的转型。其战略逻辑体现在三个层面:
1. 技术协同:
华懋科技在汽车电子领域的精密制造经验,与富创优越的光通信技术形成互补。例如,汽车电子的高可靠性要求与光模块的高精度工艺可共享质量管控体系。
2. 客户拓展:
富创优越的海外光通信客户资源(如英伟达、寒武纪供应链)可助力华懋科技切入AI算力市场;同时,华懋科技的汽车客户(如特斯拉、比亚迪)或为富创优越带来车载光模块增量需求。
3. 政策红利: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及AI算力基建政策推动光通信行业高速增长。据Yole预测,2024-2030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CAGR将达14%,800G/1.6T产品需求爆发在即。
四、资本运作背后的博弈:估值争议与整合挑战
尽管交易前景被普遍看好,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 估值合理性:富创优越2024年净利润1.27亿元,对应最新估值约7.1倍PE,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或与标的公司未完全释放产能、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占比超60%)有关。
- 整合风险:华懋科技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能否有效管理富创优越的高科技团队、实现技术与客户资源的深度整合,仍需观察。历史案例显示,跨行业并购的成功率不足50%。
- 行业竞争:光通信制造领域竞争激烈,中际旭创、新易盛等上市公司已在800G光模块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富创优越需加速技术迭代以保持竞争力。
五、市场影响与复牌预期:百亿市值重塑在即?
公告发布前,华懋科技股价已提前反应市场预期,5月20日收盘价41.65元,市值137亿元,较2024年低点涨幅超80%。股吧投资者普遍认为,此次并购将推动公司估值向半导体板块靠拢,目标市值或达200亿元。
机构预测显示,华懋科技2025年净利润有望突破4亿元,对应PE约34倍,低于半导体行业平均45倍估值。若富创优越2025年净利润达3亿元(同比增长136%),将显著增厚公司业绩。
结语:一场改写行业格局的跨界豪赌
华懋科技此次并购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向高科技领域转型的典型案例。其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否将汽车领域的成本控制能力与光通信行业的技术红利相结合,在AI算力爆发的浪潮中占据一席之地。对于投资者而言,需密切关注交易细节(如发行股份比例、业绩对赌条款)及行业政策变化,这或将成为决定公司长期价值的关键变量。
(注:本文引用数据来自华懋科技公告、每日经济新闻、新浪财经等公开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
责编:李影
审核:刘坤
监制:王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