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作为湖北签约旅游体验师的我有幸接到了劲牌公司的参观邀请。原以为只是一场普通的企业参访,却未料到,在那片弥漫着酒香的土地上,我触摸到了一个企业对“友好”二字的深刻注解。
一、初遇:从一杯姜茶开始的善意
清晨七点,大巴车准时停靠在劲牌工业园门口。深秋的风带着料峭寒意,我裹紧外套时,看见身着藏蓝色工服的接待员已排成整齐的队列。为首的姑娘笑意盈盈地递来保温杯:“早上凉,先喝杯我们自制的姜枣茶暖暖胃。”杯壁传来的温热瞬间漫过指尖,姜的辛辣与枣的甜糯在舌尖化开,恍惚间竟有了几分归家的错觉。
参观第一站是原料展厅。讲解员小林注意到我在青稞样品前停留稍久,立刻从展柜下取出密封罐:“这是今年刚收的高原青稞,您可以摸摸看。”粗糙的谷粒蹭过掌心时,她又轻声补充:“我们每批原料都要经过27道检测,您看这个光谱分析仪……”没有生硬的数字堆砌,她的讲解里带着对每一粒粮食的珍视,像在介绍自家引以为傲的孩子。
在陶坛酒库,浓郁的酱香扑面而来。我忍不住轻咳两声,走在最前面的库管大叔突然驻足,转身时手里多了个口罩:“姑娘,这味儿乍闻着冲,戴个口罩能舒服些。”他的语气自然得仿佛邻里间的寻常关怀,让我想起老家巷口总爱叮嘱我添衣的张叔。
二、深访:藏在细节里的尊重
午餐安排在员工食堂。自助餐台上,除了当地特色菜,还有专为外地客人准备的清淡菜品,甚至贴心地标着“少盐”“免辣”的小标签。我端着餐盘犹豫时,打菜的阿姨笑着指了指角落:“那边有小米粥和蒸南瓜,胃不舒服的话吃点软和的。”后来才知道,食堂每天都会根据天气预报调整餐食——雨天多煮祛湿的红豆汤,降温时增加热乎的羊肉汤,这些细节从未出现在任何宣传册上,却实实在在地温暖着每一个胃。
下午的座谈会上,主持人突然暂停流程:“不好意思,隔壁实验室正在做气味测试,咱们关窗避避味。”这个突如其来的插曲让我有些意外,更意外的是负责接待的王经理的解释:“气味会影响大家的嗅觉体验,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在许多企业追求效率至上的今天,劲牌愿意为了访客的细微感受停下脚步,这份对人的尊重远比任何荣誉证书更有说服力。
参观酒文化长廊时,我在一幅老照片前停留——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厂区里,几个工人正合力抬着受伤的同事赶往医务室。“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大家真的像一家人。”陪同的退休员工陈师傅眼神温热,“现在公司给我们建了健康管理中心,定期组织体检,连退休职工的父母都能免费体检呢。”他的语气里带着自豪,更带着被当作家人般对待的安心。
三、共鸣:当友好成为一种信仰
最触动我的,是参观结束时的一个小插曲。在厂区门口,一位骑电动车的员工不小心蹭到了路边的绿植。他立刻停下车,小心翼翼地扶正歪斜的植株,又从兜里掏出纸巾擦拭叶片上的泥土。这一幕让我想起在展厅看到的企业理念:“做好人,酿好酒。”原来真正的友好,早已渗透进每个员工的日常行为,成为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
返程的大巴上,我收到劲牌赠送的伴手礼:一个印有“健康饮酒小贴士”的保温杯,一本记录着酿酒故事的笔记本,还有一张手写的感谢卡。卡片上的字迹工整而温暖:“感谢您的到来,愿每一次举杯,都能遇见生活的温柔。”这样的伴手礼没有华丽的包装,却处处透着用心——就像劲牌对待每一位消费者的态度,不是简单的商业交易,而是希望成为你生活里值得信赖的朋友。
如今,每当我在餐桌上看到劲牌的酒瓶,总会想起那个深秋的日子。想起接待员递来的姜茶,想起库管大叔的口罩,想起食堂阿姨的叮嘱。这些微小的瞬间,串联起一个企业对“用户友好”的完整诠释:它不是浮于表面的营销话术,而是扎根于企业文化深处的善意,是对每一个人、每一个细节的真诚尊重,是将用户视为家人般的温暖相待。
离开劲牌时,我在留言簿上写下:“真正的友好,是让每一个与你相遇的人,都能感受到自己被认真地看见与对待。”这或许就是劲牌的魅力所在——它用一杯酒的温度,丈量着一个企业与世界相处的宽度,让“友好”二字,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力量。
作者:李瑞进
征稿启事:以故事为舟,共赴健康山海!5月9日,劲牌杯“友好共生 健康同行”短故事/视频征集大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征集主题以“友好”为主方向,基于劲牌公司用户友好、客户友好、员工友好、社会友好“四个友好”内容及其延展内涵、外延进行故事创作。创作形式可选择文字撰写或短视频拍摄,要求情感真挚、贴合主题、传递正向价值观。作品投稿可通过极目新闻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栏【故事征集】进入活动页面。文字作品短篇故事、微小说、叙事散文等体裁均可,字数1500字以内;短视频作品3分钟以内,MP4、MOV等主流格式,分辨率1080p。征集截止日期:2025年7月9日。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