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5年,车圈更卷了。缠斗了好几年的价格战并没有偃旗息鼓的意味,车企们拼命给市场输送新产品,渴望拿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5月初刚刚闭幕的上海车展,参展的车辆总数约1300辆,其中新能源车占比超七成。这样的势头也折射出一个事实,燃油车和新能源正处在一个此消彼长的状态里。在这样的背景下,靠油车支撑的传统车企们,日子更不好过了。
去年还能维持销量增长的长安福特,2025开年后便一路下滑,4月同比降幅更是超过30%。
刚刚走出亏损泥潭的长安福特,到底是怎么了?
长安福特风光不再
百年福特,正在全球最卷的汽车市场遭遇低谷。
官方数据显示,4月长安福特销量为12734辆,同比下降31.58%;今年1-4月其累计销量为60502辆,同比下降18.48%。事实上,颓势并不是今年才显现。自2016年触及巅峰,长安福特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这家年销量曾接近百万辆的合资车企,2024年累计销量只有辉煌时期的约四分之一。
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是福特在华式微的主要原因。
目前,长安福特在售产品有7款,销售支柱是蒙迪欧和锐界两款燃油车型。而在众车企疯狂内卷的新能源市场,长安福特几乎没有声量。
但如今,80后、90后才是汽车消费的主力军,相比上一代人,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探索欲和接受度更高。当新能源车带着更便捷的各项智能化配置席卷年轻一代的时候,传统玩家们陈旧的座舱功能便不再具有吸引力。
尤其是在用车成本层面,即使燃油车的油耗再怎么优化,也难以与新能源车的低廉用车成本相比。
以蒙迪欧为例,懂车帝的数据显示,这款车综合油耗大约为6.7L/100km,如果按照北京地区价格计算,92号汽油每升为6.91元,蒙迪欧百公里用车成本约46元。不过,实际上的油耗可能会更高,小红书上有车主表示“平均油耗能到10L/100km”。
相比之下,懂车帝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的百公里电耗约为11.2kWh。在北京笔者所在地附近的区域,特斯拉充电桩每日按时间划分为4个价格段,其中9点至21点之间最贵,达2.49元/ kWh。以此计算,Model 3百公里用车成本大约为27.9元,远低于蒙迪欧。
在“盲盒套餐”“穷鬼经济”盛行的消费观下,年轻人显然更愿意为更经济的电车买单。
另一方面,长安福特汽车屡屡出现的质量问题,也令不少消费者敬而远之。在黑猫投诉上,与长安福特相关的投诉达540条,涉及发动机缺陷、变速箱故障、底盘异响、减震器漏油、虚假宣传等等。
(图源:黑猫投诉)
此前,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2021年,由于旗下多款车型变速箱出现生锈现象,长安福特被央视“3·15”晚会点名。2013年的“长安福特翼虎被曝出断轴事件”,也令其品牌形象受损。
讽刺的是,去年底,长安福特新能源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陈晓波还在宣称“只卷品质不卷价格,确保用户获得高品质产品”。
亏损阴影再次浮现
过去7年,长安福特有4年处于亏损之中。2018至2019年,长安福特连续亏损,2020年情况略有好转,净利润1575万元;但好日子只维持了两年,2022至2023 年再度陷入亏损,额度均超过了20亿元。
这样的风雨飘摇,让长安福特深切感受到危机。为此,长安福特决定在华开启一系列调整。
先是砍掉了那些卖不动的车型,将原本十余款车型精简至7款产品。车型简化的好处在于,采购、生产和渠道管理的成本与难度都能有效降低。
车型没那么多了,自然也用不了那么多生产线。近三年,长安福特关停并转51万辆整车、84万台发动机落后产能,产能利用率从71.9%上升至 84%。
此外,长安福特向海外市场寻求增长。据中新经纬报道,2024年福特中国的出口销量为16.8万辆,包含长安福特和江铃福特,同比增幅超过50%,其中长安福特制造生产的福特蒙迪欧是出口主力车型之一。
在降本加出海等一系列组合拳之下,长安福特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0.9亿元。不过,到了2025年,伴随着销量的不断下滑,亏损的阴云又笼罩在长安福特的头上。
展望未来,要想摆脱颓势,长安福特更需要的是尽快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毕竟,没有销量,也就没有了一切。
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90.5万辆,同比增长33.9%,远高于大盘14.5%的增速,零售渗透率为51.5%,较去年同期提升7个百分点。1-4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销量为332.4万辆,同比增长35.7%,对整体乘用车销量的贡献度超48%。
可以说,如今哪家车企没有几款像样的新能源车型,几乎就看不到在下一赛段还能留在牌桌上的希望。
就连长安福特自己也清楚,要想翻身,他们需要一款符合眼下消费需求的新能源车。
还能翻身吗?
其实,长安福特也不是没有尝试过转型。
早在2020年,福特中国和南京江宁经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联手成立了福特电马赫科技(以下简称“电马赫”),双方分别持股81.2%和18.8%。2022年9月26日,福特汽车官宣,电马赫已在中国开启运营。官网显示,福特电马赫被官方定位为中国市场首个由外资汽车品牌设立的独立实体,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运营,也是Ford Model e业务单元在中国的关键布局。
然而仅仅一年后,长安福特宣布,正式接手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业务。至此,福特电马成长安福特旗下首款纯电车型。
然而令福特始料未及的是,这款车虽然关注度不低,终端市场的销量却并未达到预期。据第一财经2023年8月报道,2021年4月福特电马Mach-E上市以来,月销量始终只有几百台。
2021年4月13日,福特电马在中国正式开启预订,售价区间26.5万-37.99万元。作为一款纯电中型SUV,这个价格并不便宜。那一年,售价不到34万元的理想ONE,狂卖了超9万辆。
两者在价格带上存在重叠,定位中大型SUV的理想ONE,在尺寸空间、智能化体验等方面明显更优于电马。最关键的是,理想切准了家庭用户对大空间的需求,以及增程式车型更符合油车用户的用车习惯,且可油可电没有续航焦虑。主打性能、操控的电马,瞬间不香了。
眼看着电马销售乏力,福特开始降价促销,但依然没能挽回消费信心。懂车帝的数据显示,福特电马在2025年1至4月的销量分别为11辆、13辆、4辆和2辆,月销平均7.5辆。
(图源:懂车帝截图)
长安福特的忧患,其实也是长安汽车整体的一个缩影。2025年4月,长安汽车销量19万辆,同比下降9.3%;1至4月销量89.6万辆,同比下降0.7%。伴随着销量下滑而来的是,长安汽车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7.7%。
业绩的下滑,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上。2025年迄今,长安汽车股价累计下跌约4%。此外,在2025年一季度,10大股东中有半数都在减持长安汽车。其中,代表着“北上资金”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从2024年底的1.19亿股降至1.12亿股。
眼下的中国汽车行业,已经进入中低增长时代。激烈的价格战下,智能化已成竞争关键所在。在电动智能化浪潮中掉队的长安福特,还能重现旧日的荣光吗?
来源: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