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洋、杨文漪、通讯员李唐娇、黄晓旭)刚刚从武汉经开区获悉,全长约4.8公里的左岸大道沌口段已具备通车条件,定于8月20日通车。
左岸大道位于武汉经开区的启动段、长河段、小军山段、大军山段此前先后已通车,此次沌口段通车后,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通车里程将达21.5公里!市民驾车从经开区到中心城区的时间,将进一步缩短至20分钟以内,大大提升出行便利性,缓解现有交通压力。
作为武汉市“六环二十四射多联”高快速路网中的一条“射线”,左岸大道经开段北起三环线,南至洪兴二路,全线长约60公里,是继东风大道、江城大道之后,武汉经开区通往主城区的第三条交通主动脉。
据悉,左岸大道建设中不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顾观景、游憩等综合功能。沿线绿化景观设计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让市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随着这条快速路沿长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条新的千亿大道正在崛起。
左岸大道经开段与武汉首条千亿大道、被誉为“车谷之脊”的东风大道基本平行,串连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远期将连通武松高速。
路通,产业旺,城市兴。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一段,开通一段,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这条产业带挺起武汉经开区的“第二脊”,托举“中国车谷”加快迈向“世界车谷”!
▲左岸大道经开段分段建设示意图。
左岸大道经开段分六段建设。
启动段:川江池路至枫林六路,全长约3.76公里米,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2022年7月完工通车。
长河段:万家湖南路至小军山,全长约6.54公里,高架桥+两端路堤,双向六车道,2024年8月完工通车。
小军山段:小军山至川江池路,全长约0.83公里,城市主干路标准,双向六车道,2025年2月完工通车。
大军山段:枫林六路至兴七路,全长约5.58公里,高架桥+两端路堤,双向六车道,2025年6月完工通车。
沌口段:三环线至万家湖南路,全长约4.8公里,高架桥+地面辅道,高架桥双向六车道,地面辅道双向四车道,临近三环线部分高架目前在建,通过地面辅道+匝道上高架,具备通车条件,预计8月20日通车。
汉南段:兴七路至洪兴二路,全长约38.55公里,新建道路+现有道路扩宽,部分路段2025年底可完工通车,其余路段预计2026年底完工通车。
▲左岸大道大军山段兴七路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左岸大道继续向西南延伸,全长约38.55公里汉南段正在加紧施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据悉,左岸大道建设中不仅注重交通功能提升,更兼顾观景、游憩等综合功能。沿线绿化景观设计巧妙融入城市元素,让市民在驾车行驶过程中也能享受到美丽的风景。
随着这条快速路沿长江左岸向西南蜿蜒,一条新的千亿大道正在崛起。
▲产城融合军山新城活力迸发。车谷融媒供图
左岸大道经开段与武汉首条千亿大道、被誉为“车谷之脊”的东风大道基本平行,串连沌口、军山新城和汉南,远期将连通武松高速。
路通,产业旺,城市兴。左岸大道经开段建成一段,开通一段,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
华中科技大学来了。
左岸大道经开段西侧、大军山南麓的西瓜地上,“长”出了一个大学园——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今年9月开学季,军山新城又将迎来一批华中科技大学青年才俊入驻。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东一门。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洋 摄
▲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车谷融媒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也来了。
去年9月,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一期在大军山北麓建成启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及前沿交叉创新研究院率先入驻。
▲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车谷融媒供图
今年3月,武汉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深化校地合作,签订协议共建军山校区二期、三期。10月,武汉理工大学还将与武汉经开区共同举办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依托武汉理工大学联动全球校友资源,在新能源汽车、氢能、智能网联、船舶交通等领域,促进“学科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眼下,围绕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军山新城规划建设的22公里环大学创新发展带初显雏形,一个个科创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全球最大”“全球首款”频频出现。
“全球最大”,指的是正在岚图云峰工厂安装的1.6万吨超大压铸机产线,将让新能源汽车减重三成,强度还更高。去年11月,岚图知音从这里下线,成为我国首个年度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
“全球首款”,指的是海珀特正向开发的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干线物流重卡。这款重卡“喝氢”“排水”,续航超过1000公里,已通过高温极寒等多项实车测试,正在奔赴海外市场。
▲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车谷融媒供图
与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一路之隔,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工地,研发楼等建筑已拔地而起,正在冲刺9月主体结构完工目标。湖北迈睿达供应链总部基地将依托在汉高校的科研力量与人才优势,打造国家级研发中心、智能物流机器人生产基地,为汽车企业提供包括软件、智能硬件应用及定制化机器人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
2024年,加快建设军山新城与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长江新区一同被列为武汉市级发展战略。
“军山新城蓬勃兴起,潜力无限。”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负责人介绍,军山新城建设已“三年见形象”,在左岸大道沿线,积极布局了氢能、人工智能等前沿产业,建设大军山科创园、武汉氢能科技产业园,形成了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完整的汽车产业链。
左岸大道经开段过沌口、经军山,奔向汉南。
6月25日,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中创新航与武汉经开区签署协议,位于汉南的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建设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四期项目。
目前,中创新航武汉基地已建成的三期项目,均布局于智汽园,形成年产40GWh动力及储能电池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武汉新能源车企,填补了武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链的空白。
截至目前,智能网联和电动汽车产业园(简称“智汽园”)集聚企业400余家,已形成“整车引领、部件支撑、数字赋能、服务配套”的全产业链生态,涵盖以莲花跑车、博雷顿、开沃为代表的新能源整车龙头企业,以中创新航、雄韬氢雄、中原长江为代表的新能源企业,以日本爱机、韩国浦项、广州福迪为代表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2024年,智汽园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78亿元,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工业产值达到495亿元,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区22%。今年上半年,智汽园战斗力拉满“向前冲”,工业产值增速30%,中创新航等三大“百亿级”项目实现产值超186亿元。
(部分内容来自车谷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