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吴吉 记者 方杰 通讯员 郑洁慧 洪丹蕾
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践行“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南山教育理念,龙珠学校于近日开展了“丝路南山,文化互鉴”留学生进校园活动。深圳大学法国留学生Océane和伊朗留学生索菲亚为龙珠学子带来了精彩的异国文化课堂。她们的分享如同一扇扇“世界之窗”,让孩子们足不出校,便能领略法国与伊朗的人文风情、地理风貌和独特传统。
Bonjour!法国语言与文化初体验
5月16日 ,Océane老师首先就法国文化跟五年级同学们展开了交流与分享。她介绍了法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巴黎和其他各大城市。随后,Océane深入讲解了法国的国旗,国旗上三种不同颜色分别代表着不同含义。
紧接着,Océane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国的美食。法国的美食别具一番特色,有sweet food(甜食)、salty food(美食)、bouef bourguignon(勃垦地炖牛肉)、raclette(拉克雷特奶酪)。Océane表示,在法国,拉克雷特奶酪就像中国的火锅一样热情,大家都非常喜欢。法国也有属于自己狂欢的节日,比如每年7月14日的国庆节、四月份最后一个周一的复活节、12月25日的圣诞节。通过Océane的介绍,同学们对法国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Océane带着同学们学习了一些法语用语:Bonjour(你好)、Merci(谢谢)、Je t’aime (我爱你)、Au revoir(再见)。瞧,同学们个个都学得非常认真,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Océane分享了一段关于法国标志性建筑的视频,向孩子们介绍了视频里的凯旋门、巴黎圣母院、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博物馆。同学们意犹未尽,纷纷向Océane提问:“Is Paris big or small?” “Do you like Chinese food?” “Do you have Chinese friends” “Which English book do you like?” ……
活动结束后,Océane收获了众多“小粉丝”。同学们排起了长队,纷纷跟Océane要签名,宛如粉丝见面会现场。
你好,伊朗!探秘古国的新面孔
5月19日,索菲亚老师走进龙珠学校初一课堂,以“伊朗”为主题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从地理、语言、历史、艺术等多元视角,为师生构建起跨文化对话的桥梁。活动伊始,索菲亚以伊朗地理位置为切入点,借助地图清晰阐释这个位于亚洲西南部、濒临波斯湾与里海的文明古国,伊朗既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也是连接东西方的文化枢纽。通过展示阿扎迪塔、米拉德塔等标志性景观影像,同学们直观感受到伊朗建筑艺术中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生。
在语言与文化分享环节,索菲亚以现场教学“سلام你好”等日常用语导入,系统介绍波斯语的语言体系,引导学生体会波斯语韵律之美。继而以波斯语为依托,梳理了波斯文明的相关文学作品,如史诗菲尔多西,勾勒出伊朗的文学轨迹。在艺术品展示中,索菲亚通过手工编织地毯等工艺品展示,解析了其图案的文化象征意义。同时,索菲亚也详细介绍了伊朗新年、周三节、自然节等节日,展现了伊朗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内涵。
谈及中伊交流,索菲亚以丝绸之路为起点,回顾两国在贸易、科技、文学等领域的千年交往史,并向同学们分享了如今中伊在新能源、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强调文化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的重要性。
此外,索菲亚还介绍了伊朗人喜欢的运动,如足球、射箭、游泳、马球,以及早中晚餐各类经典美食,全方位呈现伊朗社会的多元面貌。 演讲互动环节中,学生积极回答和提问,索菲亚结合自身经历予以专业解答,现场形成热烈的跨文化讨论氛围。
此次留学生进校园活动以严谨的知识架构与生动的展示形式,让学生跨越地理距离,深入感知法国文化和伊朗文明的深厚底蕴,文明互鉴的种子已在龙珠学子心中萌芽。未来,龙珠学校将继续以文化为纽带,以教育为桥梁,助力龙珠娃们在包容与对话中成长,持续推动不同文明在交流中互学互鉴、共同发展。
(图片由学校提供)